上世紀80年代後,廣東、浙江、山東等沿海地區城市化建設提速,一批“快餐式”樓房密集建成。一些專家指出,如今,許多樓房的建設年齡已經陸續達到20年、30年。由於先天不足,後天裝修過頻、維護不夠等原因,良莠不齊的建築進入“質量報複周期”。(4月29日新華網)
  從浙江奉化20年屋齡居民樓倒塌,到江蘇常熟25年住民樓坍塌……危樓已成了令人揪心的公共議題。早有建築專家直言,上世紀建設的一批“快餐式”樓房已進入“質量報複周期”。這話令人聯想起2010年,住建部相關負責人曾透露:“中國是每年新建建築量最大的國家,卻只能持續25至30年。”彼時以為是盛世危言,不想一語成讖。
  短短二三十年的樓房,稀里嘩啦如麻將般倒下,說起來,無非是三個原因:一是當年偷工減料嚴重,技術標準如牛欄關貓,甚至不少地方直接以泥漿代替水泥砂漿。據統計,1993年、1994年對空心磚進行國家抽檢和部門統檢,合格率僅為54.7%和69.4%。二是上世紀80、90年代,市場經濟剛起步,不少建築工人基本是從農地直接上了腳手架,建築產業原始而粗放。三是正因為住房設計有問題,加之這些房子基本在城市變遷中成了“核心地帶”,轉手概率大、裝修翻新多,大改大修之後,更是讓脆弱的樓房傷筋動骨,不倒不塌反倒奇怪了。
  高樓是一批批蓋起來的,自然也會一撥撥倒下去。2009年8月4日,河北石家莊市一座建於上世紀80年代的二層樓房在雨中倒塌,17人遇難;2009年9月5日,寧波市錦屏街道南門社區的一幢5層居民樓突然倒塌;2012年12月16日,交付20餘年的寧波市江東區徐戎三村2幢樓發生倒塌,造成1死1傷;2013年3月28日,浙江紹興市越城區城南街道外山新村,一幢四層樓的民房倒塌。據稱,這幢房子建於上世紀90年代初期……按照我國《民用建築設計通則》的規定,一般性建築的耐久年限為50到100年,而英國建築平均壽命132年,美國74年。如今的這些“樓脆脆”,看似個案,看似是標準與技術問題,但當年大批樓房像種地一樣種了下去,“它們”何嘗不曾是地方城市化建設的旗幟?弄清這個道理,才能明白,除了倒霉的業主,誰最該為這些年輕而夭折的樓房埋單?
  危樓是要“體檢”,強制驗樓也好,拉網篩查也罷,更難的並不是風險檢測,而是修複程序。數十年過去,開發商早已杳無所蹤,從常理常情來說,住危房的一般多不是高收入者,修複成本不是小數字。如果業主作為唯一的埋單者,不僅有悖歷史與權責關係,也不大現實。眼下能做的,無非是兩點:一是引入商業保險機制,對於檢測後的舊樓及時參保,分攤並化解風險成本;二是地方財政要承擔兜底功能,安居才能樂業,沒有什麼是比“住在不會倒塌的房子里”更大的民生。何況,這些危樓,或曾作為地方政績,為城市臉面塗脂抹粉,如今時過境遷,“卸妝”責任自然義不容辭。
  未雨綢繆,總好過文過飾非。面對進入“質量報複期”的部分居民樓,是該想想辦法、有所作為了。
  文/鄧海建  (原標題:誰該為“質量報複期”的危建埋單�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q26gqsq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